安東尼國考國文大補帖NO.148─文學鑑賞
這題文學鑑賞出自106年普考考題,問題目中的「與善人居,如入蘭芷之室,久而不聞其香,則與之化矣;與惡人居,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,亦與之化矣。」 與選項中的詞句,意思最為接近。要先了解題目的文意才有辦法由選項中選擇。
孔子曰:「與善人居,如入蘭芷之室,久而不聞其香,則與之化矣;與惡人居,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,亦與之化矣。」(《說苑.雜言》)下列敘述,何者與此文意思最為接近?
(A)曾子曰:「君子以文會友,以友輔仁。」(《論語.顏淵》)
(B)「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;白沙在湼,與之俱黑。」(《荀子.勸學》)
(C)「頌其詩,讀其書,不知其人,可乎?是以論其世也。是尚友也。」(《孟子.萬章下》)
(D)「鮑生薦夷吾,一舉置齊相。斯人無良朋,豈有青雲望。臨財不苟取,推分固辭讓。後世稱其賢,英風邈難尚。論交但若此,友道孰云喪。」(李白〈陳情贈友人〉)
【106普通考試3】
題幹翻譯:
孔子說:「和道德高尚的人生活在一起,就像進入充滿蘭花香氣的屋子,時間一長自己本身因為薰陶也會充滿香氣,於是就聞不到蘭花的香味了;和素質低劣的人生活在一起,就像進了賣漬魚的店鋪,時間一長連自己都變臭了,也就不覺得漬魚是臭的了。」
文意在說明: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。
(A)曾子說:「君子透過文藝來結交朋友,再透過朋友來輔助自己仁道的發揮。」
(B)「疲軟的蓬草生於硬直的麻桿中,不用扶都會長得很直;白色的沙浸在黑泥中,與黑泥都會變黑。」──強調環境影響一個人的本質,與題幹呼應,為正解。
(C)「吟頌古人的詩,閱讀古人的書,不知道古人是怎樣的人,可以嗎?所以要了解古人的生平。這就是和古人結交的方法。」
(D)「鮑叔牙推薦管仲,一舉就讓管仲當齊國宰相。所以我們沒有好的朋友,哪有平步青雲的希望。分財物時不苟取得更多,知道不要拿太多固然是辭讓的好德行。後世會稱這樣的人賢能,但是這樣的節義太邈遠很難崇尚。談到朋友的交往像如此,朋友的道義誰說會淪喪呢。」
故選(B)
更多國文大補帖專區>>>立即前往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