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,本網站使用Cookie分析和其它追蹤。當您使用本網站,即表示您同意Cookie技術支援。若您不同意Cookie的存取,可透過瀏覽器的設定選擇拒絕接受Cookie。
更多資訊請參閱《公職王會員服務條款暨隱私權聲明》。
快速導覽目錄

準備行銷業務推廣時間怎麼排

  • 時間軸:抓 3 個月。
  • 搭配練筆:同時去報一個考科重疊的考試(例:台酒行銷企劃),用來熟悉題型與出題習慣。
  • 一週節奏:週一~週五讀書,週末留空當緩衝(補進度+複習)。
  • 前 2 個月:把企業管理+英文的課程(含參考書)先看完。
  • 最後 1 個月:企業管理題庫猛練+申論題整理+總複習。
小訣竅:一天只看一堂課,其餘時間用來「做筆記、回看、加深記憶」。比起硬塞進度,更重要的是每天有完整的「輸入+整理」。

筆試怎麼準備題型與比分(114年甄試)

  • 選擇題 60 分:40 題,每題 1.5 分
  • 申論題 40 分:2 題,每題 20 分(本次為行銷 1 題、企管 1 題) 選擇題相對好拿分,真正拉開差距的是申論題。

企業管理/行銷

做法很單純:預習 → 上課/看書 → 章末整理 → 重寫複習 → 題庫循環。

  • 交錯讀:如星期一/三/五讀企管;二/四讀英文。每章結束立刻做「樹狀整理」或章節索引,下一輪複習時再手寫重製一次,把記憶路徑刻深。
  • 申論題清單化:上完每章就把「可能出申論」的重點拉出來,累積成一份申論題清單,平時就照清單練「框架+關鍵詞」。
  • 題庫策略: 企業管理題庫至少跑 3 輪;書裡有的「歷屆或模擬題」不要跳過;上網找含企管/行銷的其他考試題目(如港務公司、郵局、國營、台酒等)再做一輪,擴大題感。
  • 學習重點:企管並不難,關鍵在重複理解、會連結。把策略、行銷組合、通路、績效等章節互相串起來,申論題才寫得完整。

英文

很多人把重心都放在企管,英文就變成關鍵分水嶺。

  • 用書夠用就好:主力放在 文法書+單字本+題庫書 這 3 本;與其買很多,不如把這三本讀熟、讀通。
  • 練題方向:先守住可控題型——單字、文法、克漏字(可參考多益前 50 題型),再配合國營事業近 10 年英文考古題熟悉命題味道;閱讀測驗視時間與詞彙量逐步追加。
  • 準備心法:工具不用多,但要會用;能反覆練到滾瓜爛熟,比增加書單更有效。

口試怎麼準備

近年口試比重由 30% 提到 40%。筆試放榜前就要動手準備,不要等到只剩兩週才開始。

必做清單

  1. 500 字自傳:把過去經驗連到產品/通路行銷。
  2. 1 分鐘自我介紹:整段背熟、口條順(整場約 15 分鐘,這 1 分鐘最可控)。
  3. 讀公司資料:看 2023 永續報告書、2023 年報,掌握公司方向與 ESG 亮點。
  4. 逛官網:熟悉個人家庭、企業、國際服務與「關於我們」;知道主打商品(如光世代、MOD、Hami Video 等)。
  5. 門市觀察:到門市拿 DM、了解現場 Q&A;若剛好辦理業務,可順便問產品細節。
  6. 題庫演練:蒐集網路上常見口試題,做成 Q&A 手冊,找人實際演練,修正盲點。

常見提問方向(114年經驗彙整)

  1. 過去領域不同,怎麼銜接與適應?
  2. 對未來工作內容的理解與學習計畫?
  3. 客訴處理經驗與步驟?
  4. 以某門市(例:高雄)為例,你會怎麼提出改善建議?
  5. 任務衝突時如何排優先順序(臨時交辦 vs. 手上進度)?
  6. 在客戶與長官面前,跟同事意見不合怎麼辦?
  7. 未來期許與職涯規劃?

重點:口試的變因多,靠熟悉公司與產品+不斷演練來降低不確定性;筆試成績能拉高就拉高,整體上更有底氣。

每週怎麼執行(參考排法)

  • 週一~五:每天一堂主科(企管或英文其一),當天完成預習+上課/看書+章末整理+回看。
  • 週末:不排新進度,用來補缺口、做題庫、整理申論題。
  • 最後一個月:週內企管題庫+申論清單為主,英文持續單字/文法/克漏字維持手感,每週加一次計時申論。

後語

這份做法的核心只有幾句話:時間抓好、章章有整理、題庫要循環、申論要清單化、英文守住可控題型、口試提早準備。照著這個節奏走,穩定累積到第三個月,筆試與口試都會越來越上手;把可控的分數先拿穩,上榜就更近了。

;
X